我院环境与健康研究团队(南通市环境毒理学重点实验室)在《Toxicology Letters》期刊上发表学术成果

发布者:邓水平发布时间:2025-03-18浏览次数:10

近日,南通大学环境与健康研究团队(南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为第一作者单位)在ESI药理学与毒理学经典期刊《Toxicology Letters》上发表了题为“Gender-specific effects of prenatal polystyrene nanoparticle exposure on offspring lung development”的学术论文。该研究利用孕鼠模型,对粒径约80 nm的聚苯乙烯纳米颗粒(PS-NPs)经口咽途径暴露后,于子代出生后第1、7和21天分别采集肺组织样本,系统探讨了产前PS-NPs暴露对后代肺部发育及性别差异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母体暴露于PS-NPs显著降低了雌性后代的出生体重,并在出生后第21天时明显增加了雌雄两性后代的肺组织重量。进一步分析发现,产前PS-NPs暴露不仅显著减少了子代的肺泡数量,而且两性后代在受损机制上存在显著差异:雌性后代的肺泡发育障碍与肺表面活性蛋白表达异常、炎症反应增强、细胞凋亡及纤维化程度升高密切相关,而雄性后代肺泡减少则主要与肺部血管生成受损有关。这些性别特异性的差异揭示了PS-NPs引发肺发育毒性机制的复杂性。

聚苯乙烯纳米颗粒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消费领域的纳米材料,其在环境中的分布及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正日益受到关注。该研究通过构建动物模型,首次系统阐明了产前PS-NPs暴露导致后代肺部发育异常的分子机制,为深入理解PS-NPs的毒理作用及制定相应防控措施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

南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研究生步文霞为本文第一作者,硕士研究生喻梦娇、马欣怡为共同第一作者;赵新元教授、唐娟副教授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步文霞)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78427425000529?via%3Dih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