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与健康研究团队(南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为第一作者单位)在《Chemico-Biological Interactions》(中科院大类二区,IF: 4.7, ESI药理与毒理学领域经典期刊)上发表题为“Antimony-induced hippocampal neuronal impairment through ferroptosis activation from NCOA4-mediated ferritinophagy”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在锑诱导神经元铁死亡中,铁自噬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加快铁蛋白降解导致铁过载,导致铁死亡。研究成果为为锑诱导神经毒性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机制和干预措施。
锑是一种对肝脏、肾脏和心脏等器官具有毒性和致癌性的元素。它广泛分布于水、土壤、大气等环境介质中,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此前课题组已经证实锑具有神经毒性,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构建锑暴露的细胞和小鼠模型,探究NCOA4诱导的铁自噬在锑诱导神经元铁死亡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锑会通过促进神经元铁自噬加快铁蛋白降解,造成的铁过载诱导铁死亡。体内注射铁死亡抑制剂和自噬抑制剂均可有效抑制锑的神经毒性,脑定位注射带有神经元特异启动子的铁蛋白过表达腺病毒也可以有效减轻锑的神经毒性。NCOA4 作为介导铁蛋白自噬的关键受体,在锑暴露后显著上调,敲降NCOA4有效抑制锑诱导的神经元铁自噬和铁死亡。这一成果为锑诱导的神经毒性提供了新的分子机制及干预靶点。
南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于莎莉老师和硕士研究生秦子玉为本文的第一作者,赵新元教授与王晓珂副教授为文章的通讯作者。(秦子玉)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09279725000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