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下载

首页  文件下载

关于转发学校《关于调整南通大学人才引进标准和待遇的通知》

日期:2019-03-04 访问次数:7781

为深入贯彻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加强我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整体水平,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经201868日校长办公会会议研究决定,现对《南通大学人才引进实施办法(暂行)》(通大人〔20156号)中人才类别和人才待遇作如下调整:
    
一、人才分类和人才待遇
    第一类:1.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海外著名学术机构院士或相应水平专家,不受年龄限制。2.“国家特殊人才支持计划领军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长期项目)、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专家(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三大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以上第一完成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采用一人一议、特事特办的方式,具体待遇面议。
    
第二类:主要指国家级教学名师、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学科或重点实验室带头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千人计划短期项目(短期千人)、国家千人计划外国专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专家(讲座教授)等国家级人才项目,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四青人才,以及海外著名大学副教授以上等,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未具有教授职称的,可聘为校聘教授。年薪根据工作任务约定不低于80万元,安家费、购房补贴250万元,科研条件经费500-1000万元。
    
第三类:主要指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第一完成人,省部级政府科技成果、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第一完成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双创计划人才项目入选者,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海外著名大学助理教授以上及其他省、直辖市省级人才项目入选者等,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未具有教授职称的,可聘为校聘教授(聘期3年)。年薪根据工作任务约定不低于40万元,安家费、购房补贴140万元,科研条件经费300-500万元。
    
第四类:主要指近几年取得标志性成果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原则上应达到我校教授评审的破格条件,年龄一般不超过42周岁,已具有教授职称的,年龄可放宽至50周岁。未具有教授职称的,可聘为校聘教授(聘期3年)。年薪根据协议约定工作任务在25-35万元区间浮动,也可选用结构性工资。安家费、购房补贴100万元,科研条件经费自然科学类60万元,人文社科类30万元。
    
第五类:原则上为综合排名世界前200强高校或学科排名世界前50位高校(研究所)的博士(后),或学校特别需要且业绩特别优秀的博士,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已具有副教授职称的,年龄可放宽至45周岁。未具有副教授职称的,可聘为校聘副教授(聘期3年),实行结构性工资。安家费、购房补贴40-50万元,其中紧缺急需专业50万元、其他专业40万元;科研条件经费自然科学类8万元、人文社科类4万元。
    
第六类:近3年取得优秀业绩的博士(后),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六类人才可根据承诺完成任务情况,申请聘为校聘副教授(聘期3年),实行结构性工资。安家费、购房补贴30-40万元,其中紧缺急需专业博士、海外高水平及双一流大学(学科)博士40万元,其他30万元;科研条件经费4万元、人文社科类2万元。
    
二、第四至第六类人才引进条件和聘期任务
    第四至第六类引进人才的具体引进条件由各用人单位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制定,报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聘期(3年,正式报到之日起计)任务由各用人单位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制定,经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签订在引进协议中。
    
三、科研奖励
    第一至第四类引进人才在聘期内如取得协议规定以外的相关成果,可作为超出聘期任务部分,按校内相应政策予以奖励。第五、第六类人才取得的成果按照学校制定的业绩分奖励办法予以奖励。
    
四、其他政策补充
(一)鼓励二级单位利用学科、平台经费适当增加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标准由二级单位与应聘人员另行约定;
(二)学校原则上为引进的一至四类高层次人才配偶解决工作问题或推荐安排工作,报学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三)校聘教授、副教授聘期为3年,3年内须参加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并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否则不再享受校聘教授、副教授待遇。
                                                                           

   南通大学
                                                                      2018
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