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负责人
鞠少卿教授,现任南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主讲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普通本科生的课程:临床生化检验(126学时)和分子诊断学(54学时),均为核心专业必修课,5届共330名学生。主持《临床生物化学双语教学初探》、《医学检验人才培养实施方案研究》两项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发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在临床检验生物化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等多篇教学研究论文。从事医学检验专业成人教育的经历6年,主要承担《临床生化检验》课程的授课及教学研究工作。2012年评为南通大学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分子诊断学》、《分子诊断学实验指导》,副主编《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获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江苏省人事厅的“六大人才高峰”项目以及国家专利授权2项、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奖二项(一等奖、二等奖)、江苏医学科技奖、市级科技进步奖。发表文章17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2篇。
二、课程团队
教师队伍中全部具有硕士学位,50%具有博士学位,全部为高级职称,45岁以下的占75%,“双师型”教师占75%,教师分别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复旦大学、南通大学等高校,是一支知识结构合理、质量优良、创新精神强、专兼结合的“创新性应用型”教师队伍。
三、教学理念与课程设计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由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病理学、免疫学等基础医学,相关现代科学技术和临床医学等各学科相互渗透结合而逐渐形成的理论与实践都较强的相互交叉的应用课程。是医学检验专业的核心一门必修的主干课程。
根据医学生培养目标,既强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和训练,又兼顾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时代性、实用性的要求,本课程内容符合学科要求,教案和课程教学大纲与课程内容相一致。一部分以疾病诊断为主线,在介绍各类疾病的生物化学机制的同时,着重讨论其生物化学指标与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关系及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贴近临床知识;另一部分以技术为主线,着重介绍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最核心的技术,并从理论上较系统地归纳总结了这些技术在各类生物化学物质测定中的应用原理与方法评价,以贴近岗位需求。课程理论教学既注重基本知识的讲授,又结合学科的最新进展,具有基础性、研究性和前沿性的特点,教师授课时结合课程相关的临床发展和学科前沿知识,将PBL教学、临床案例教学引入课堂。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有两个方面:
①理论方面,在对基础生物化学理论认识的前提下,研究疾病时生物化学过程在机体的改变,进而探讨其生物化学指标与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关系,这部分内容侧重于研究疾病的生物化学机制与生物化学指标的临床价值。
②技术方面,是以临床生物化学的理论为指导,开发应用各种方法,检测人体体液及组织的某些标志物(化学组分),为疾病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和疾病预防等各个方面提供可靠信息和理论依据,偏重于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的测定。
在教学中不断改革教学方法,灵活运用课堂讲授、讲座、实验、现场教学、查阅专业文献、科研训练、PBL教学、学生自主授课、临床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组织教学,并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激发其学习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师生交流好,学生参与度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学科教师主要承担了包括“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课程PBL教学探索与实践”、“医学检验本科生基本技能培训实施方案研究”等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发表了“认知心理学在临床检验生物化学教学中应用初探”、“机体自稳理论在糖尿病代谢紊乱教学中的应用”、“双语教学在临床检验生物化学的应用体会”、“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等教学论文。将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与实际教学充分结合,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同时促进了课程教学的发展。
教学过程中需要涉及的教学设备及设施包括:多媒体教室、数码显微互动教学实验室、学生色谱实验室、学生实验教室、分光光度计室、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
课程考核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理论成绩中;学科总评成绩中由理论成绩70%(包括课堂提问10%,平时测验20%,期末考试70%)和实验成绩30%组成。
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充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课程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理论课件、实验课件、学生实验讲义等教学资源丰富,可上传至课程网站,以后将制作课程视频并上网,进一步加强课程资源建设,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形成本课程教学特色。
四、课程建设规划
1、课程建设目标
加强课程资源建设,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形成本课程成人教育教学特色,以临床生化检验的理论教学为基础,结合教学改革,建成专业、实用的临床生化检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多媒体教学平台,努力培养当今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医学技术人员。
课程建设预期效果:充分发挥重点专业及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品牌示范效应,增强高校成人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通过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让更多学生掌握临床生化检验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学科前沿知识、临床工作技能,成为应用型、创新型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
2、课程建设的创新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灵活、生动的以病例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对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的探究过程的引导,调动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探求热情,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科学规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知识综合运用:运用PBL教学,注重临床病例分析,帮助检验医学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堂讲授内容,融会贯通所学系统知识,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寓教于研:将学科前沿知识引入课堂教学,将基础知识与科研接轨,让学生熟悉对专业相关的科研进展,培养成教学生的科研能力及创新精神。
五、课程基础及教学资源
临床生化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一门必修核心专业课程,课程课时54学时,本课程历来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组织教学,开展了一系列以病例为中心及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校外专家评价:该课程师资队伍较强,教学内容丰富,教风严谨,教学准备充分,在授课时能将教学内容与临床工作和最新的学科前沿知识有机结合,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生动,使学生易于理解记忆。教师语言表达准确、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校内教学督导组专家评价:该课程老师对教学内容熟悉,备课充分。讲授时重点突出,条理分明,语速适中,兼顾学生思考、消化,与学生有较多的课堂互动,课件制作精良,教学效果较好。
学生评教:该课程在近3年的年度教学质量考核中学生评价均在95分以上,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等级均为优秀。
六、学校政策支持
南通大学将积极推进江苏省成人高等教育重点专业及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工作。在教学管理制度方面,学校将制订成人高等教育重点专业及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相关文件和要求,保障该项目规范化建设及经费的合理使用;在师资队伍方面,学校将加强成人教育的教学团队建设,为项目建设提供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在教学条件方面,学院将在教学硬件投入、实验教学条件上的给予该项目建设专业重点支持,加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在教学研究方面,学校积极鼓励教师投入到课程教学研究中去,改进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相关资料链接:
2、学历职称(临床生化检验)
4、科研项目(临床生化检验)
5、论文(临床生化检验)
6、课程资源
(1)《临床生化检验》精品课程
(2)《临床生化检验》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