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南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成长阳光教育服务团深入南通市崇川区荟景苑和新港花苑,了解当地居民对于南通市教育相关问题的看法。
本次调查以“南通教育公平”为主题,虽然天气恶劣,但丝毫没有影响到团队成员们深入基层,了解百姓心声的积极性。在调查的过程中,不少民众都向团队成员们叙述了他们对于教育公平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一位年纪颇长的大妈反映目前南通市有些学校的老师上课不能让孩子们完全地理解书本知识,致使家长们不得不在课后送小孩去补课,本来自觉自愿补习的事现在倒有点被自愿的意味了。另外,也有不少外来租房打工的家长也表示经济条件使他们无法承担高额补课的费用。不过,也有家长表示教育其实是相对公平的,他们觉得头脑好反应快的学生分配在重点班,接受相对较好的师资力量是合理的。
一天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教育是否公平首先主要表现在接受教育的机会上。受环境、经济、性别、家庭等方面的影响,我国的教育还未能达到完全的教育机会均等,一些适龄儿童并不能按时入学接受教育。再者,我国普遍实行入学考试制度,入学考试也是接受新教育的一个起点,在这个起点上,号称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实际上,可能正是因为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样的一个原则,会起到维护和延续教育的不公平。总之,关于目前教育是否公平,就是所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通讯员供稿)